NVC同理練習/複習聚會時,討論到 NVC 的第零步驟(The Zero Step),主要的概念是,我們帶著什麼意圖來使用 NVC四大元素(觀察、感受、需要、請求),會影響我們使用 NVC 四大元素的結果。例如:帶著與對方連結的意圖,和帶著想要改變對方的意圖來使用 NVC,其結果是不同的。
過程中,有夥伴問及意圖(Intention)和目的(Purpose)有何區別?之後,個人也想到動機(Motivation)和前兩者也有關聯。意圖、動機和目的三者之間有何區別?
以下為從小G(ChatGPT)獲得的訊息,供參考:
意圖(Intention)動機(Motivation)和目的(Purpose)是三個密切相關,但有不同側重點的概念,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行為的內在驅動與方向。以下是它們之間的區別:
1. 定義與核心問題
意圖(Intention)
• 定義:意圖是一種有意識的內在選擇,反映我們「如何」想要行動或「希望以什麼態度」面對當下的情境。
• 核心問題:「我希望怎麼樣行動?」
• 重點:專注於當下的心態或態度,與行動過程直接相關。
• 範例:在會議中,你的意圖是帶著開放與尊重傾聽每個人的觀點。
動機(Motivation)
• 定義:動機是行為的驅動力,通常與內在需要(如安全感、成就感)或外在獎勵(如金錢、地位)相關。
• 核心問題:「我為什麼要這麼做?」
• 重點:專注於行動的驅動力,關乎需要、渴望或壓力。
• 範例:你參加會議的動機可能是希望獲得認可,或因為主管要求你參與。
目的(Purpose)
• 定義:目的是一個長期的方向或願景,代表行動的最終目標或意義。
• 核心問題:「我為了什麼而行動?」
• 重點:關注行動的長遠意義和價值,通常與價值觀和人生目標相連。
• 範例:你的參加會議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團隊合作,實現計劃成功。
2. 時間維度
• 意圖:關注當下,與短期的行動方式或態度相關,靈活且可以即時調整。
• 動機:更多關注中期的驅動,可能隨著需要滿足或情境改變而消失。
• 目的:關注長期,通常是穩定且持續的,與人生意義或價值緊密相連。
3. 內在與外在層面
• 意圖:完全是內在的選擇,與我們的價值觀和意識有關。
• 動機:可以是內在(如興趣、成就感)或外在(如金錢、獎勵)的驅動力。
• 目的:通常是內在的,與價值觀、人生意義或社會影響相關。
4. 舉例說明
例子 1:學習情境
• 意圖:你學習時的意圖是帶著好奇心和專注力探索新知識。
• 動機:你的學習動機可能是為了通過考試(外在動機)或提升技能以實現自我成長(內在動機)。
• 目的:學習的目的是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,或實現個人的長期目標,如成為專業領域的專家。
• 意圖:你學習時的意圖是帶著好奇心和專注力探索新知識。
• 動機:你的學習動機可能是為了通過考試(外在動機)或提升技能以實現自我成長(內在動機)。
• 目的:學習的目的是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,或實現個人的長期目標,如成為專業領域的專家。
例子 2:慈善活動
• 意圖:帶著同理心與他人互動,真誠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
• 動機:希望感受到自己對他人的幫助有所價值,或希望履行個人責任。
• 目的:為了促進社會福祉,創造一個更有同理心的社會。
• 意圖:帶著同理心與他人互動,真誠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
• 動機:希望感受到自己對他人的幫助有所價值,或希望履行個人責任。
• 目的:為了促進社會福祉,創造一個更有同理心的社會。
5. 核心區別
6. 互動與關係
這三者並不是彼此獨立的,而是相輔相成的:
(1) 動機是行為的燃料,提供行動的內在或外在驅動力。
(2) 意圖是行為的指南針,幫助我們在當下選擇如何行動,與價值觀保持一致。
(3) 目的是行為的燈塔,引導我們朝著更長遠的目標和意義努力。
總結
• 動機解釋了「為什麼」你開始行動。
• 意圖決定了「如何」在行動中展現你的心態和方式。
• 目的則指向行動的「終極目標」或「意義」,讓你的行動有更深層次的價值。
• 意圖決定了「如何」在行動中展現你的心態和方式。
• 目的則指向行動的「終極目標」或「意義」,讓你的行動有更深層次的價值。
三者的關係就像**燃料(動機)**推動你行動,**指南針(意圖)指引你當下的方式,而燈塔(目的)**則照亮你前行的最終方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